上传作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名家访谈>用平常心摄影的“犟人”:影像是我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用平常心摄影的“犟人”:影像是我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作者: 新时代摄影网
发布时间: 2021-01-30
浏览量: 761
image.png



卢北峰 /LU BEI FENG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获得中国新闻、艺术摄影大赛奖项若干,摄影作品参加北京中间美术馆、平遥国际摄影展上举办的联展。在北京七九八艺术区映画廊和大理国际影会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


出版图书《镜头说话》、《见证》以及画册《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卢北峰》。2020年获得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






 节选自”蝴蝶效应”摄影先锋论坛 








Q&A

/

       卢北峰      




Q: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韵文,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嘉宾是著名摄影师、北京青年周刊常务副主编卢北峰老师。


卢北峰: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认识,来谈谈我的记录影像和人物影像。


我从部队转业到中国日报社( CHINA DAILY)工作。报社王文澜、郭建设、李迪、李太行他们拍摄的照片深深吸引了我。他们的照片接地气、有个性、不唯美、画面极讲究,我为这些照片能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而感动。这种感动激励着自己在1988年春天,开始学着拍照片。


我当时就想拍百姓的生活,想法很简单也很朴素,没想过要拍摄什么深刻的社会变革之类的大题材。


作为一名摄影发烧友,我就是靠着一种激情、热情骑着自行车满大街转悠拍摄。靠着这种执着和勤奋,1992年我考进北京青年报摄影部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王文澜跟我说过(并且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 影像一定要独特。”王文澜是我摄影的启蒙老师,他的摄影对我影响十分深重。


我的人物摄影,也是我从1992年开始做摄影记者后所重点拍摄的部分。我拍摄了大量的新闻人物,从1992年到2018年,我拍了可能有上千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文化人物占绝大多数。


有朋友建议我把文化人物挑选出100人做一本书,让读者从这100位文化名人的身上看到1992年到这两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后来,吉林出版集团为我出了这本书,叫做《见证中国文化二十年》。


毫不夸张地说,在拍摄人物影像方面,我有独到的秘笈。每一个人物在我的镜头里都会表现出他们各自鲜活的个性。



image.png


2003年4月,北京,演员陈道明


Q:您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抓拍鲜活的人物形象。


卢北峰:如何抓拍鲜活的人物形象?很难回答。因为每个摄影师的个性、阅历、所受教育、学识等等都不一样,摄影师的拍摄风格也大相径庭,所以我在这里说的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我觉得,当我按快门的那一瞬间,一定是所拍摄对象的某个情绪表达感染了我,刺激我按下快门。还有,在所有拍摄中我都力求做到与别人不同,与自己的过去不同。在拍摄中,以平常心对待,把拍摄对象当成一个普通人。名气再大,光环再耀眼,也不会干扰我在镜头中的表达。摄影,为什么在这一瞬间按下快门,而不是在那一瞬间?这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就是眼力,一种直觉。



image.png
1993年7月,北京,等待雇主的来京人员

image.png
1995年7月,北京,高考第一天上午,众多考生家长在考场外

image.png
1997年3月,黑龙江漠河县,日全食



Q:您如何理解摄影?


卢北峰:影像是我看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我想表达这个社会在我内心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社会在我内心的景象,我希望用我所拍的影像来附和我内心的这样一个形态。



image.png
2015年10月,北京,打扮成猪八戒的推销员


image.png

2003年5月,北京,市民戒备外来人员以防非典



image.png


2020年3月,北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家餐馆对外营业,食客隔桌而坐


Q:您在北京青年报的工作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尊敬,那您2004年调入北京青年周刊工作后,有没有专题摄影的计划?


卢北峰:2009年时,社会上对80后有很多议论。也就在那时,我开始带领北青周刊的记者编辑团队,他们都是80后。2010年春节放假期间,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这个特殊群体。我跟我一个很有个性的女记者郭小寒交流,把我的想法跟她说了,她非常支持我,说愿意成为我的第一个模特,于是《生于八十年代》专题的拍摄就这么开始了。


为什么我要拍摄《生于八十年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是1949年以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并且,1980-1984年出生的人,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阅历,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和1987-1989年出生的人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在50后、60后、70后,以至于90后、00后这5种不同的群体中,没有任何一个群体能像80后这个群体反差这么大。


对于1980年出生的人,2010年他们30岁,是而立之年。而2010年对于1989年出生的人,他们是21岁,21岁又是他们大学将毕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进入社会,正在经历社会中的各种潮流。所以,我觉得,对这一群体的记录非常有意义。


image.png

2007年12月,北京,作家刘震云



image.png
1994年1月,北京,作曲家谭盾



Q:这组作品中的人物不同于您以往拍摄的那些具有高曝光率的名人,但是镜头下的他们都有着鲜活的个性,您是如何选择具体的拍摄对象的?


卢北峰:最开始,都是选择我周围认识的一些同事,然后我又让我的同事推荐一些他们周围的朋友。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公司的白领,而且他们都属于文艺青年,状态都比较相似。后来我就走出去,到大街上见到一些我认为可以纳入我拍摄中的人,我就跟他们聊,让他们了解这个拍摄项目。他们听了以后有拒绝的,也有同意的。比如废品回收员、街边的水果摊贩、洗车工、建筑队的砖瓦匠,这样的人都是我从马路上碰到的。那时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优米网的CEO,她在优米网给我做了一场专题访谈,然后在她的平台上播出,反响很好,很多年轻人看了这个视频后,都来报名参与。


我调入北京青年周刊后,接触到大量的当代艺术,对我的影响很大。平时圈里人一提卢北峰,都知道我是摄影记者,图片都是抓拍的,现场感很强的。在做这个专题的初始,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个专题拍得既有纪实的形态,又有行为艺术的元素。于是,我就跟我的拍摄对象说,希望来拍的时候,要带一两件自己收藏的最喜欢的东西,能代表自己的,或者是想表达某种诉求的一两件东西,只要这件东西可以说出你的故事,或者物品背后的故事就可以。还有就是化不化妆无所谓,穿什么服装也随他们。另外就是要坐在凳子上摆拍,一切姿态没有太大的变化,有变化的只是两只胳膊,两只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拿的物品摆出不同的造型来。这点我是借用了小时候在照相馆里拍纪念照时的那种感觉。我觉得坐在照相馆里,面对大座机拍照非常有仪式感。所以,我也希望我的拍摄对象都是面无表情,直视镜头,坐在凳子上,让观者从他们的表情和手中的物品去品味其中的含义。



image.png


2010年2月,北京,郭小寒,河北省唐山市人,记者,1982年生人


Q:从您最初拍摄的现场感很强的抓拍作品,到后来作为摄影记者拍摄的大量文化人物,再到现在偏当代艺术、更加自由主动的这种导演式的拍摄,您是怎样做到精确地去摄取人物情绪的?


卢北峰:主持人把我说得太高了,精确地摄取对方的情绪我好像做得还不是很够,当然这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在拍新闻的那个年代,我认为我抓取被摄者的情绪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对被摄者眼神的抓取,我觉得我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从那样一种抓拍的状态中,转到现在这样一个摆拍的专题里,我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我只能把我的要求告诉被摄者,让他们尽量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这个感觉是否到位,我觉得应该由观看者说了算,我自己在这儿自说自话不太合适。但我能说的一点是,我对所有被拍摄者都是尊重的。


2016年5月底,在798艺术区映画廊举办《生于八十年代》个展时,有一位中国著名的摄影家看了以后跟我说:卢北峰是用一颗平常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尊重他人的心去拍摄的。



image.png
卢北峰入选“百人百幅“作品《大桥》


“去年冬天,当我走到黄河岸边横亘在我眼前的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桥下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张照片的视角。当我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让自己冷静,对焦、按下快门,在相机后背的小屏幕上看回放的时候,我知道,我拍到了一张绝好的照片。我的脑海中不断翻腾着各种形容词,想要对这张照片所表达的强烈观感进行概括,但都被自己一一否决。我觉得,任何一个形容词都无法对这张照片进行概括,但任何形容词的堆砌又显得那么做作、那么“为赋新词强说愁”。索性,就用“大桥”来命名这张照片吧。 ”   

                   

          —— 卢北峰




 image.png卢北峰的犟


作为国内知名摄影师,卢北峰见证了“中国摄影最为辉煌的时代” ,他的作品获奖无数,然而当他聊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却说没有什么。他依然坚持自己摄影的初心,将影像作为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本文转载自最后的秘境~